趨勢 | 客廳影院不是一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客廳是什么?是可以看電視、聚會聊天的休閑區域,還是拿來裝點門面的半開放空間?對于客廳的理解每個人各不相同,但對于客廳音頻的爭奪大戰從未熄滅。
傳統5.1軍團仍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無論從門店數量還是從京東、天貓的銷售數據看,以Bose、Sony、Philips等為代表的客廳5.1產品仍然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這些產品均滿足了使用者最基本需求:優化電視音質、創造更好的聲音包圍感、親民的價格。但這些產品畢竟只是一個折中方案,即使是全球無數中產階級廣為追捧的Bose系列產品,對于影院入門燒友來說,都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了。
未來預測:此類產品仍有很大的普及空間,但由于這些產品的價格限制,從根本上無法滿足稍有些觀影要求人士的要求。另外隨著智能家居、無線技術、的誕生,功能性性價比產品將會對這些大廠品牌產品形成強有力的沖擊。再則,隨著別墅私人影院的普及,此類產品以無法為使用者帶來身份感。
發燒友DIY客廳影院,各顯神通
90年代,客廳擁有一套HiFi產品成為文化青年為之奮斗的目標。之后,經歷HiFi灰色的年代后,各HiFi廠牌逐漸適應市場,推出了以發燒音箱為基礎的5.1家庭影院產品,其中不乏天朗、KEF、丹拿、譜詩、PMC等耳熟能詳的大品牌。相較剛才提到的傳統大品牌,這些產品雖然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但整體銷量遠無法和上述產品相提并論。且這些發燒產品的選擇權更多的來自用戶自身。他們對品牌有著自己比較執著的偏好,并不受市場推廣手段的影響。同時這些用戶具有基本的DIY能力,從布線到安裝到調試,他們均可以自行完成,并充分享受組建家庭影院的樂趣。
未來預測:品牌和品質是該市場的唯一準則。品牌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其它品牌想要擠入這個市場難度是巨大的。
新興客廳影院產品鹿死誰手
互聯網時代一切皆有可能,如果無法與老牌HiFi品牌一爭高下,至少也能和Bose、Sony來個正面沖撞。無論是國際品牌Sonos還是在國內異軍突起的小鳥都推出了顛覆性產品。在產品設計上,它們追求產品無限美觀的工業設計。同時,始終圍繞用戶體驗原則,突出“簡”字,不管是從安裝方式還是操作方式都強調簡便:安裝,無需拆墻、埋線;操作,省去專業調音師,借用app一鍵調音。在價格上具有性價比,附贈包括智能家居在內的多種拓展功能。而在銷售上,縮短落地途徑,以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方式快速爭取粉絲級用戶成為這些品牌異軍突起的資本。
未來預測:隨著小米、樂視的成功,互聯網思維成為了電子品牌快速成就的催化劑??蛷d音頻領域也將不在保守,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市場,新產品風起云涌。這是機遇,同時這對廠商綜合素質提出了挑戰:緊抓用戶體驗,快速整合生產線,良好的線上線下推廣能力,對于音頻領域扎實的積累和沉淀,都是影響品牌成就的重要因素。在資本涌入前,鹿死誰手暫無可知,但我們期盼奇跡出現。小鳥加油!
張揚,貴族的身份象征
如果說之前的消費人群主要集中在中產階級,那么以下產品無疑是財富貴族的寵兒??蛷d擺上一對價值連城、個性張揚如Garvan的5.1音箱,或者邀請私人影院集成公司索性來一把定制安裝,這就是財富貴族對于客廳的詮釋。音箱時而如車、如表彰顯身份,但它又更為私密、低調,附帶文化屬性,僅與親近之人分享。
未來預測:預算不是問題,集成才是王道。一款圖騰性產品令人過目難忘,產品顏色高度定制方便空間搭配,再搭配專業影音公司打造一體化空間。前有B&O,現有Garvan, 給定制化時代帶來更多機遇。市場雖然小眾,前途無法限量。
奢侈家居品牌紛紛向意大利定制品牌Garvan拋出橄欖枝,圖騰產品水滴(Drop)一直是米蘭家居展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