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家庭影院定制安裝容易忽略的技術點之亮度(上)

不管什么顯示設備,亮度都是一個重要參數指標,明度變化決定了顯示畫面的立體感以及色彩飽和度,直接影響了觀看效果的優良。
不過,投影機里的光源亮度和菜單亮度是兩個完全不相關的設置,如今依然會有不少消費者模糊了兩者之間的實質區別。過去,我們曾就投影機亮度基礎知識做了一些普及文章,恰逢這月遇上了定制安裝專題,便決定繼續延伸話題,與大家聊一聊投影機的參數亮度以及菜單亮度。
投影機常見的亮度標稱及代表含義
在話題開展之前,我們需要知道常見的亮度單位有尼特(nit)與流明。
平板電視、激光電視一般采用尼特作為單位,投影機或照明產品(燈泡、電筒之類的產品)采用的是流明作為亮度單位。
說到流明,不少消費者都產生過這樣的疑惑:為什么同樣是2000流明,某電商上賣的廉價投影機與正規品牌的投影機相比,所呈現出來的畫面亮度會有如此大區別?除了品質上的差異之外,很大的原因在于部分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將亮度參數的數據夸大其詞。雖然參數表上的單元同是流明,但某些時候依然會出現“此流明非彼流明”的情況。

流明是光通量的標準單元,光通量表示的是發光源體整體亮度,故而依靠燈泡、LED一個整體光源發光的投影機和照明燈具使用的是流明作單元。與照明燈具不同的是,投影機內部會因為經過多次光折射而產生光損耗。
為了統一產品標準,避免市場出現參差不齊的品質現象,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ISO)便制定了一個專門測量投影機光通量的制度,里面包含了測量方式、技術標語標準、噪音測量等眾多內容,這項制度的編碼便是IS0 21118(它代表的含義并非一項標準,而是制度里多種標準的統稱)。
很多廠商會在參數表里簡化單位的標稱,比如只打上“2000流明”,而不是“2000 ISO流明”,導致部分商家有機可趁,利用文字描述漏洞騙取一些不懂行的小白消費者。不過,一般正規投影機廠商會在說明書或參數表里,加上“基于IS021118標準制定”之類的說明,消費者在選購時多花點心眼弄明白即可。
另一種在投影機里常見的亮度標稱是ANSI流明,它由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merican NationalStandards Institute,簡稱ANSI)制定。測量方式與ISO流明相似,都是需要在特定的環境和距離下,取屏幕“9個點”平均值數據。
在選購投影機上,顧客需要認準“ISO流明”和“ANSI流明”兩個國際參數。需要注意的是,亮度與光通量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亮度表示人眼對發光體或被照射物體表面的發光或反射光強度實際感受的物理量,其單位是nit尼特(或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
限制在一定顯示面積里的平板電視使用nit尼特作為單位,而投影機投射在幕布上的亮度,會根據環境光、距離等各種因素而產生不同的變化,這也是為什么投影機的參數亮度只取光源亮度數據,而不選用nit尼特作為亮度單位的主要原因。
各位消費者在衡量真假信息的同時,還需要知道一般家用投影機的亮度在2000~5000流明之間,OLED電視的亮度則在500~800nit尼特之間,LED背光的液晶電視則可突破1000nit,切勿被“注水”參數蒙蔽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