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系統組成角度切入家庭影院定制安裝之環繞聲處理器和AV放大器(下)

功放“設置”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再說說設置,根據我們平時的使用經驗,功放連接和設置確實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操作不當很可能導致某些音箱無法正常發聲。
舉一個例子,安橋TX-RZ740背面板共有9組輸出端口,其中高度1/后環繞的左右聲道輸出端口和2區/3區/高度2/Bi-Amp的輸出端口是重合的,也就是說,你有很多種連接方案,可以直接構建7.1.2和5.1.4三維沉浸式系統,也可以考慮多房間音頻分配,比如客廳只接5.1/7.1環繞聲系統,然后將另外兩組輸出端口連接到其它的立體聲系統。
有些9.2聲道的功放還能另接一臺立體聲功放,最終驅動7.1.4的音響系統。正因為連接的多樣性,你必須“告訴”功放要采用哪一種系統配置,要打開還是關閉2區/3區。這是功放“設置”中最必不可少的環節。
各有優勢、各具特點的自動調音系統
只有選擇正確的系統配置,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自動調音工作。
雜志社曾經在2018年年初舉辦了“主流自動調音系統大型橫評活動”,從參與橫評的玩家反饋來看,即使是同一機型同一個自動調音系統,收到的也是褒貶不一的評價。而相同的自動調音系統在不同機型上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一般來說,普通玩家可以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自主完成日系功放和普通歐美功放的自動調音流程,而像上文所提到的那些高級歐美機型,就需要專業調試人員進行操作或輔助。前者簡單方便,花費時間少,后者勝在專業性和靈活性強。聲音效果則因具體機型而異,很難一概而論。
各位若想深入了解各大主流自動調音系統的操作流程和聲音效果,可參閱《家庭影院技術》雜志2018年12月刊的“主流自動調音系統大型橫評”專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幾乎所有的日系功放都提供全中文操作菜單,調音步驟一目了然,而大部分的歐美功放還是只有英文界面。前段時間,第三代自動調音系統ARC Genesis正式發布,其中明顯的改進就是擁有全中文的操作界面,期待Accurus、Dirac Live等其它的歐美自動調音系統可以相繼跟進。